發表於 婚姻生活秘辛

第三年

結婚三年,Leather wedding。

拍完之後覺得看起來怎麼那麼普通——隨即想到穿著結婚禮服看Netflix到底哪裡普通了!
圖片看起來很悠閒,其實我快熱死了一直跑來跑去。手機用很奇怪的方式固定在兩把椅子、一個茶几、五本書墊起來的塔上,要扭曲身體才可以操控到鏡頭。整個家炸的亂七八糟只有攝影棚窗明几淨。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你需要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並不是)

當時結婚的時候,沒有想到九月底對於我們來說,會是這麼挑戰的時刻。乙仙剛開學,我覺得他突然間變成外星人,彷彿只剩下軀殼還在,但是整個注意力通通都被吸到外太空去了。今天一路忙到七晚八晚,比利時還非常比利時的下了大半天的雨,陰晴不定的令我們打消了出外景拍照的念頭,既然約好每年要拍下當下的樣子,於是乾脆拍了我們這幾個月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起吃零食看電影。

前兩天我們在魯汶散步,邊閒聊即將來臨的結婚紀念日。乙仙說她已經查了,結婚三年是皮革婚。如果用皮革來形容婚姻,特別是第三年的婚姻,我想,除了柔韌,還有就是生活的印記吧。皮件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會有一股強烈的氣味,隨著使用,氣味消散(卻不會完全失去)而開始有了使用的痕跡。我一聽到皮革婚馬上想到我的聖經套,一塊黑色牛皮書包上縫了兩條米色皮帶,把我的聖經結實的包起來。我從2007年開始使用它,它在我手上從嶄新、硬挺慢慢變地柔軟而有光澤。扣帶上有手工敲打出來的凹凸花紋。剛拿到的時候,那些花紋並不明顯,需要在光線底下用某些角度才可以讀出來,而隨著時間過去,米色漸漸變棕色,上面的花紋清晰了起來。

支援14歲的聖經皮套

三年的婚姻,就像我熟悉的皮件,散發出只有時間才能釀出來的模樣:兩人的花紋變得清晰;生活實則是揉打,卻也令本來硬挺的性格變的柔軟而強韌。每天的翻閱,使得皮革留下主人的氣味、指紋,還有因為時常觸摸而發出的光澤。但三年也不太久,花紋已經清晰,卻不深刻;深沉的顏色開始顯露,但那些邊邊角角或是夾層的地方仍是新鮮的白色。不擔心,因為我知道那些看起來不被浸潤的角落,總有一天會展示出一樣的色澤。這是皮革神奇的地方,一開始看起來再新鮮,總會從某個地方開始變的暗沉像是污漬,於是看起來深深淺淺不均勻又有點落魄,但是再過一段時間,整個皮革看起來居然會出現一致的成色,顯露出均勻成熟的樣子。

三年的婚姻生活千日一瞬,我常常需要反覆算好幾次,才確定我們真的已經交往三年又結婚三年了。不過即便天上一瞬,還是能細數這人間千日的變化。我們很幸運,剛結婚就進行一個長達數年的歐洲蜜月之旅,而小套房的異國生活(中間還夾了一年半的世紀大疫情),讓兩個人的差異跟衝突無所遁逃。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只要我發脾氣,乙仙就會惶惶不安一個星期。我第一次經歷到她長達一星期的受驚小白兔狀態時,心裡只有傻眼。現在她了解我多了,她某天得意洋洋的跟我宣布,經過她精密的統計,我不管發什麼脾氣都只會維持40分鐘!沒幾天我發脾氣而她安撫失敗,就拿起我的手機計時40分鐘(還挑釁地在我面前晃一晃),果然時間到我已經忘了這回事,而她也老油條地不再會為了一時的爭吵花上一整個星期惴惴不安(我真心傻眼)。

行經布魯日的河畔,拍下這張我很喜歡的照片。一個場景演繹了一人的年少和兩人的白頭,喜悅於美景是一種能力,一個人獨處是一種能力,而相伴一輩子仍願意在河畔對坐談心,是禮物。

除了生活記號,皮革的柔韌也並不一般。皮革的堅韌能夠使它被拉扯成樂器而不僅僅是不崩裂,隨著力道的不同,皮革的震動還能產生不同的鼓聲。我覺得單純的柔韌不是三年年輕婚姻應該追求的特質,在這個還留有年輕愛情氣息、熾熱又還帶著自身稜角的伴侶關係中,憑著不算太短的時間基礎,將彼此差異的張力撐出漂亮的鼓音。

我跟乙仙在很多方面都是差異很大的人,但是我們要尋求平衡並沒有那麼容易。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是表達型的人。我很會講話,邏輯清楚又滔滔不絕,乙仙卻是水到渠成的佛系生物。我用語言說話,乙仙用時間說話。我常常需要一個現在立刻馬上的答案,而乙仙最常給的答案就是我想一想(艾瑪覺得崩潰)。我們真。的。很不一樣。

方濟各教宗在他去年的書中談及衝突:他認為迥異的想法會存在拉扯的張力,看起來或許四分五裂,但其實所有看法卻又能共存在一個大於一切的團結中。差異不需要被認為是對立的,而應該是對比的,透過彼此生氣蓬勃的映照,認出天主的臨在與邀請。教宗認為很多事物看似「分屬兩極,卻能在帶有建設性跟創造性的張力中互動」。而這樣的互動最終是找到彼此不同音高之間的和絃。面對差異,常常會有一種避免衝突的誘惑,在婚姻裡就是冷戰、迴避、裝死。但是當衝突徹底避免掉了,解決之道也找不到了,因為張力被否認掉了。我覺得三年的婚姻之所以可以被賦予鼓聲的使命,正是因為它已經有了三年的基礎,而我們也因為對彼此關係的確信,不需要因為害怕衝突而迴避彼此的張力。

後來我從她那邊學會,當我累了、心不在焉、一時不想回應,甚至是不同意的時候,我也會回覆她「我想一想」。而她居然完全可以接受!於是我在這個想一想招數下,獲得了我連自己也沒有給過自己的空間(一開始只是很皮而已,果然是皮婚啊!)。我開始慢慢在這樣的空間中,讓子彈多飛一會兒。我發現,不現在、不立刻、不馬上,好像世界也不會毀滅。有些事情,等一等其實不會怎樣沒甚麼差,而有些事,等一等會出現更好的轉機——比如樓上鄰居很超過的時候不要腦充血直接去罵人,冷靜下來隔天去跟房東裝可憐更有效——當然有時候就真的很沒效率啊,但是今天是結婚紀念日,我們先不要討論這個部份好了。

結婚三年快樂

<攝影棚側拍紀錄>
不需要羨慕別人的美好,你不知道鏡頭以外他們有多狼狽…

發表於 婚姻生活秘辛

認識五周年

今天是我跟乙仙認識的五周年,我們一起回顧了那天的照片。那是五年前的今天,乙仙還在正義和平組工作,到玫瑰堂來辦活動播放電影「伯多祿」(St. Peter,基督教通常翻譯成聖彼得),耶穌十二門徒之首伯多祿是認為是天主教第一任教宗,也是我的生日當天的守護神之一(有兩個)。身為家中唯一的天主教徒,即便是如此不入門的電影,我還是力邀椪柑一起去看。椪柑是個活潑但是又怕公開講話的椪柑,她一直跟我說教會應該都會叫大家自我介紹分享什麼的,她不要啦!我當然是跟她各種保證說不會啦,看個電影而已誰會要你自我介紹啦。

為了讓媽媽不用跟一大群陌生人social,我們提早10分鐘到玫瑰堂,尋尋覓覓找到一點都不像是要放電影的教室。我看到一個穿著黑色(後來照片證明是深綠色)而且一臉嫩、有點不知所措的年輕女生,原來他們還沒有setting好(不是再十分鐘就要開始了嗎?)。

我生日當天的守護神是伯多祿(Peter)跟保祿(Paul),只能說這兩人真給力,還幫我找到太太

大家陸陸續續進場之後,剛剛那個年輕女生開始暖場,她說她叫乙仙。我其實之前就有聽說那時正義和平組的秘書是乙仙,這個名字很特別,所以我心裡對這個人有點好奇,這次居然意外見到。乙仙介紹了自己,還介紹她媽媽跟姊姊。椪柑有點驚喜的跟我說,不是只有我帶媽媽來耶!(是啊是啊,但是只有我帶了椪柑來喔)。乙仙介紹自己的名字是甲乙丙丁的乙,仙女的仙,幾個阿姨問說那她有哥哥叫甲仙嗎,媽媽在我旁邊笑得很大聲。現在想想,這樣被一堆阿姨揶揄自己的名字也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

我一如往常的是現場唯一鮮肉 (真敢說)(乙仙拍的照片喔)

沒想到乙仙介紹完自己,就接著請大家自!我!介!紹!並說說自己哪裡來的!

我媽一臉被陰的轉頭看我,我心中則吶喊到底為什麼看個電影也要自我介紹啊啊啊啊~什麼叫說自己哪裡來的,這裡是夏令營嗎~~!?於是我先自我介紹並趕忙跟大家也介紹椪柑,降低椪柑等等自我介紹的壓力,接著有點怨念(擔心以後媽媽不願意跟我來參加教會活動啊!)很屁孩地說我是從附近走過來的,自以為講了個幽默的笑話,沒想到全場沒人笑。

感覺椪柑現在有比較瘦,繼續保持唷!(也是乙仙拍的照片喔)

後來電影放完,媽媽很擔心接下來要心得分享,所以我們就趁中場時間溜了。幾年後聊起這件事情,乙仙跟我說她覺得我說從附近走過來的很好笑,我覺得心滿意足。找另一半有很多必掌握的重點,其中一個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捧場你的笑話。

這是我跟乙仙第一次見面,在不到半年之後,她就變成我的女朋友了。

因為提早溜掉,所以我們不在大合照裡面。
乙仙那時候還很嫩,留著短髮和害羞的笑容,是我喜歡的樣子。
發表於 100種生活方法

電爐煮白飯

最近吃很多白飯,連早餐都吃白飯,我發現白飯是最適合我的主食,吃完身體很舒服又不太會餓。不管是吃麵包還是吃稀飯,我都很容易餓,後者除了很容易餓之外,還會讓我昏昏欲睡。隔離之後我們家變成艾瑪掌廚,我的工作除了洗碗之外,大概就是煮飯,最近煮出來的飯都很好吃,記錄一下煮飯的過程。

我煮飯的工具與材料如下:

1.電爐

2.康寧鍋

3.壽司米350克(我們買的是義大利種植的壽司米,10公斤18.9歐)

4.水475克

5.檸檬半顆或檸檬汁少許

大家排排站好

我會用過濾水洗米,洗完瀝乾,再加入475克的過濾水,米跟水的重量比例為1:1.35。今天忘記要先泡米就加了檸檬汁,索性就直接煮了,會加檸檬汁通常是因為手邊有檸檬,我自己覺得加了檸檬汁飯好像比較香,但也有可能是心理作用。

1.電爐轉大火,我們的電爐是Max
大火煮了15分鐘後長這樣
2.白飯煮到有些濕濕的但偏乾的時候,大約是煮了20分左右,轉中小火,我們的電爐是3號火
3.白飯看起來煮好的時候,時間是半小時,熄火
4.用木匙翻一翻
5.蓋上蓋子,翻完飯後上面是滿滿的水蒸氣,用電爐的餘溫,悶15分鐘

從開火到悶好飯歷時45分鐘。以往我都會把米浸泡半小時再煮,這次沒有這道程序,飯還是蠻好吃的,經過這次之後,之後就不會強迫症每次煮飯都一定要泡米。

每一台電爐的火力都不同,這是我們家第三台電爐,火力比上一台小很多,因此剛換電爐的時候,還沒有掌握好溫度,常常煮出失敗的白飯,不是火開太小,煮出裡面夾生外面軟爛的飯,或是火開太大,把飯燒焦,總之,是歷經過慘烈的過程才有今天的,所以火力的調整還是要以自家的電爐為主。

這個方式也可以用瓦斯爐煮,我也用不沾深鍋煮過,在網路上看到鑄鐵鍋與土鍋也可以,不過一般家庭比較常見的應該是不銹鋼鍋與不沾鍋。如果有一天大同電鍋壞了,又要煮白飯的話,就可以考慮這個煮法。

發表於 100種生活方法

居家隔離廢話日記3

隔離進入半個月,眼看三月就這樣結束了,這半個月好像過的蠻慌亂的,除了真的是關在家哪都不去之外,比較規律的事情就是每天散步、兩個星期採買一次。想像中隔離生活是盡量不受疫情影響,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很有朝氣的過好每一天,好好的讀書、寫作。實際上的隔離生活是,每天都接收很多疫情的訊息,歐洲一天比一天糟,雖然生理上沒得武漢肺炎,但是心理上受到武漢肺炎的影響不小,感覺焦慮,慌亂,不知所措,擔心受怕,光是克服這些心理上的擔憂就花了不少力氣,根本沒動力好好打掃家裡,一塵不染的居家環境目前還停留在幻想階段,艾瑪為了修改研討會的文章而心煩,我為了荷蘭文的進度跟不上而焦慮,就是一對心煩又焦慮的夫妻,就這樣過了隔離的半個月。

這半個月竟也相安無事,我跟艾瑪默默達成他煮飯我洗碗的共識,也讓我認清一件事,就是煮飯這件事還是交給艾瑪吧!讓專業的來。我自己煮飯從來不會期待明天吃什麼,都是以一種明天有什麼就吃什麼的心態過活,艾瑪掌廚之後,我開始會期待明天吃什麼了,因為他總是可以變出新花招,而且是好吃的新花招,如果他今天煮了口味重的料理,明天他就會換成清淡的,像是我們昨天吃了根本是下酒菜的可樂餅與肉腸,今天就改吃蔬菜麵,搭配昨天剩下的可樂餅與肉腸就恰到好處,一改之前我煮飯煮個天長地久他洗碗洗的不情不願的囧境。

我們也跟好友小普(典出普羅米修斯,有永遠取之不盡的小心肝)天天line上連線,每天更新西班牙與比利時兩地最新隔離情況,小普住在大城市巴塞隆納的華廈裡,我們住在魯汶郊區的小房子裡,小普的陽台看出去的是對面的華廈,我們的窗外看出去的是別人的後院,小普隔離的鄰居是在陽台上彈鋼琴,我們隔離的鄰居是天天在跳跳床上翻滾。我們也會照三餐傳照片,小普的室友是斯洛伐克人與德國人,他們的三餐就是異國料理大PK,像是斯國的馬鈴薯麵粉蛋餅與中文叫德國麵疙瘩的Spätzle,我們的三餐則是艾瑪無國界創意料理大爆發,除了照三餐傳三餐照片之外,還有川流不息的垃圾話,抒壓效果極好,人人都需要有個垃圾話群組,對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德國麵疙瘩的Spätzle本人長這樣,謝謝小普照片支援

上周五一次採買了123歐的海量食物,說也奇怪,前兩個星期隔離時一直很嘴饞想吃東吃西,但是家裡東西不多,只好忍耐到預定的採買時間。按照這兩個星期的經驗,這次採買我特別買了比較多的零食,像是花生米、爆米花、玉米片,也買了很多酒,如紅酒、蘋果酒、櫻桃啤酒、小麥啤酒,全部扛回家之後,反而心如止水,像是買心安的一樣,有一種短時間內不需要離開家門的強大安全感。

前兩天傳來比利時的居家隔離時間從原定的4月3日延長至4月19日,聽到這個消息,我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定到時又會延長的預感,我上網搜尋居家隔離生活指南,沒找到什麼東西,意外發現原來隔離的英文Quarantine,源自義大利文quaranta giorni,意思是四十天,比利時隔離是從3月14日到4月19日,一共是36天,也很接近四十天了,現在只剩下二十天了,想想也已經過了一半了,說要好好珍惜接下來的二十天也有點怪怪的,廢話日記不要太囉唆就點到為止吧。

發表於 100種生活方法

居家隔離廢話日記2

居家隔離快滿兩周,3月13日黑色星期五採買的食物,讓我們整整吃了兩個星期,而且還沒吃完,上一次採買完回來,冰箱滿到看到不燈光,我打開冰箱還會以為冰箱壞了,怎麼暗成一片。明天是3月27日,我們打算明天再去一趟超市。現在去超市,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去個超市像去戰場一樣,在去之前反覆考慮再三,有必要去嗎?要用什麼交通方式去?這次採買的策略是什麼?去個超市變成了一個災難片等級的行動,我們得有一個周全的考量才能去超市採買,這是我人生去超市最深思熟慮的時期了。

這兩個星期,我們只有去附近學校農場的自動販賣生乳的機器,投幣購買品質非常良好的生乳。去了一次山腳下的好吃麵包店,不過買回來之後,我們發現我們買到的麵包應該是昨天做的,口感跟香味都減少很多,因為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沒有抱怨的把麵包抹奶油與果醬珍惜的吃掉了,那畫面讓我想起以前在戰爭片裡面看到的幾幕,餐桌,簡單的麵包與奶油、果醬,那些食物看起來都沒有味道,吃的人也沒心情吃。

放到隔天的三明治(這個小麵包在比利時就叫三明治)真的沒有那麼香了

家裡的咖啡豆,只剩下很久之前買的低咖啡因咖啡豆,放太久所以變的很難喝,但是我又很想喝咖啡,因為最近一直提不起勁來,我還是硬著頭皮煮了難喝的咖啡,加上焦糖糖漿與牛奶,變成一杯可以入口的焦糖風味的拿鐵,用這個方式把放了一百年的難喝咖啡豆喝完了,我向來都只喝無糖的拿鐵,現在才知道原來糖漿是走味咖啡的救星。

隔離之前,我喝的最後一杯咖啡,放了很多的鮮奶油,焦糖醬與焦糖糖漿,撒了金色的糖粒,咖啡的名字叫甜美夢境,那時候我覺得這名字好像很貼切的說了什麼,但又沒有想的很清楚。這兩周下來,我大概明白為什麼那時候我會覺得這個名字很貼切了,我本來以為長時間的隔離,是進到另一種生活模式,大概就像做夢一樣,它是很真實的不真實,只是過渡,終就我們還是要醒來,還是要恢復日常運作。

但實際上的隔離生活,更像是一種斷裂,我們好像變的只有現在,沒有未來的此刻做什麼都看起來都沒有意義,也像是夢境一樣漂浮缺少真實感,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場不會醒來的夢。以前我們是自然的如常生活,現在我們得費力的如常生活,抵抗這夢境可能不會醒來的想法。

隔離的好處就是吃到很多艾瑪煮的飯,這是偽裝成台式炒麵的義大利麵
發表於 100種生活方法

居家隔離廢話日記

武漢病毒全球跑透透,終於也被發現歐洲走透透了,比利時3月12日晚上發佈隔日的黑色星期五為正常運作的最後一天,從3月14日開始學校、餐廳全部關閉直到4月3日,緊接著是一路放到4月12日復活節假期。

黑色星期五那天,我們兩個人終於鼓氣勇氣第一次戴上口罩出門採買,由於武漢肺炎的情勢險峻,幾乎沒有引起什麼側目,也開始有比利時人在公車上用圍巾遮住口鼻。我們早上九點半去超市採買生蔬肉類,第一批貨扛回家後,十一點半再從家裡出發前往亞超採買罐頭與泡麵。那天我們也去了咖啡店,去喝了我們隔離前最後的咖啡,但那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那是接下來閉關一個月再也不可得的難得的熱鬧。

世界末日前的最後一杯咖啡,咖啡的名字也很貼切:甜美夢境。

疫情每天都在變化,我們隔離的生活也隨之改變,隔離沒兩天就傳來有很多公車司機生病的消息,因此公車也減班了,回想星期五那天,公車上滿滿的人,但是公車司機沒帶口罩什麼防護都沒有,只有請乘客由後門上車,我們那時候還在說,公車司機根本是高危險群。現在即使有公車,我們也不敢坐,感覺公車根本是一個小型的病毒培養皿。

我跟艾瑪住在魯汶郊區一棟分成八間套房的房子裡,一樓有公用的小客廳,本來想說,就算居家隔離,我們也可以一個人去一樓念書,一個人在房間念書,比較不會彼此干擾。現在沒有人想離開房門,就算是一樓公用的小客廳也不想去。但我們還是約定好下午四點左右外出散步,這幾天散步下來發現,原來我們是真的有鄰居的,與之前相比真的是「人潮」,平常我們住的地方就像活屍現場一樣,路上沒什麼人,頂多就是幾個人,現在大家沒地方去,就算平常多喜歡宅在家,也不得不出來走走透透氣。現在狗也出來了,小孩也出來了,直排輪、腳踏車、慢跑的慢跑、散步的散步,我們這個社區瞬間從活屍現場變運動公園。我的窗外正好對著鄰居的跳跳床,那跳跳床原本鮮少使用,現在幾乎每天都看到兩個小男孩與父母一起跳來跳去,他們大概很難想到這跳跳床會在居家隔離派上這麼大的用場。

在濃濃的末世感下,我們的生活大概如常,我的荷語課轉為線上課程,艾瑪的荷語課轉為自修課程,比利時弗拉芒區公告這學期大學課程全部變成遠距教學,意思是復活節之後學生也不用回學校了,魯汶大概會一直空到下一個學年開學,如果到時候疫情控制住的話。

這個星期一,居家隔離第三天,艾瑪再去了一趟超市,買了消毒的相關用品回家,也接手了這一波回台灣避難的留學生拋售的物資。艾瑪不時的就會清點我們家現有的糧食,並且公告乾糧不可動,只能從生鮮的食物開始吃,所以像是我嘴饞嚷嚷著想吃泡麵就會換來哈佛里小套房防疫指揮官艾瑪嚴厲的眼神。

我們平常吃的清淡,家裡雖然有零食但是並不多,因此去採買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想到要多買一些零食飲料。隔離一周下來,我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變的很嘴饞,一直想吃東吃西的,原本偶爾吃的特別刺激的食物,像是咖啡、啤酒、巧克力,需要量變大了,也許是因為這個人人自危的此刻,更需要這些食物所代表的提起精神、放輕鬆、甜蜜的感覺。下一波的採買清單就從生活必需品變成隔離必需品,我猜我們這次會買很多亂七八糟的零食與飲料,應該會照例跟艾瑪分頭走,讓小套房防疫指揮官去買嚴格的各種糧食,我去瘋狂大採購各種零嘴。

爭取了很久才吃到的香蔥椒麻口味的曾拌麵,超好吃
發表於 說來話長

2020

因為夜間畫質很差所以顯得迷濛的窗外 (其實夜間拍照色調根本就跟現場不一樣啊)

凌晨在迷迷濛濛中醒來,意識斷斷續續間看見乙仙開了桌燈,好像在念荷蘭文。朦朦朧朧地聞到早上烤麵包的濃烈香味,自己烘焙的雜糧麵包在早晨加熱的時候會釋放出熾熱的麥香味,充滿我們小小的房間。乙仙在案前書寫的背影令我掙扎著一兩個小時從外太空召回。

外面的夜色還很濃,乙仙看我醒了,跑來幫我這個剛從夢裡上岸還沒晾乾身體、渾身軟綿綿的外星人按摩。好像剛從外太空走了一周,夢會把人帶到好遠的地方啊,離開夢好像突然回到有重力的地方一樣,覺得撐不起身體。比利時的深冬要到很晚才開始慢慢天亮,約莫八點鐘才會用一種歐洲速度緩緩放出微光,直到那一刻之前,都還是深夜。

我像在淺灘的魚,躺在床上讓乙仙用新買來的玫瑰身體乳按摩。那罐身體乳我倆趁著大特價,在店裡面千挑萬選買了一罐我喜歡的味道,興沖沖的想讓夫妻生活多一點旖旎風光,結果乙仙才擦了一點點我就覺得香味濃烈的無法承受,高級的身體乳瞬間轉換跑道變成非常滋潤的按摩油。一定是因為店家裡面熱情喧擾的女人們,混雜著荷蘭語、法語、英語跟各種口音的對話,再加上大特價帶來的頭部發熱,使得再濃烈的香味也顯得清新高雅。但是回到我們的小房間,我們寧靜又平滑的開水日常,一點點多增加的香氣都被放大了幾倍,直接把空氣都抹上兩層濃妝。

總之才七點,窗外布景除了因為沒有光害而停止在深夜,歐洲寬鬆的住宅區悄然無聲的壟罩著一片濃濃的霧。我跟乙仙在床上像是宿醉一樣的閒聊,如此早上七點,簡直令人失去時間感。

我說,這既沒有一般早上那種活力、充滿希望、大好日光的感覺,也不像凌晨時分,望不見底又迷離恍惚的深夜。在這種迷離曖昧的時間醒來,我好像掉進一個夾縫,一個沒有被定義的難以確認感受的時刻。

乙仙說這就跟2019和2020年一樣,其實也才差一天,但是感覺完全不同。

我說時間真是奇怪,深夜跟黎明也就幾個小時的時間,為什麼夜晚讓人感覺那麼遙遠。或許是因為知道自己總之會失去意識,於是夜很深,因為到不了黎明。


後記:在草稿匣發現這個2020年1月1日清晨寫下的噫語。過了一段時間以一種閱讀別的誰的作品的心情看它,於是看見近乎雕塑品一樣的留下彼時的瞬間,即便是文字看起來卻有非文字的抽象情感。雖然已經過了快兩個月還是決定把它發佈出來。

發表於 婚姻生活秘辛

艾瑪去超市

話說艾瑪還是小鮮肉的時候,他第一次讓我小鹿亂撞是在一個特別的地點,那個地點就是菜市場。那時候我們每周四都一起參加讀書會,讀書會前大家會一起吃飯,我們兩個人可以早一點到,都會提早到一起煮飯。

剛好順路的艾瑪,就會在去讀書會之前,先經過我的辦公室讓我搭順風車,然後我們就會一起去菜市場買菜。艾瑪那時候還是業務,所以他每次出現的時候,大概都是全套西裝或是襯衫與西裝褲,剛開始和穿成那樣的艾瑪一起逛菜市場,總是讓我很害羞,但即使我很害羞,我還是會大咧咧的買一盤我愛吃的白斬雞,看起來害羞並沒有足以遮蔽我的本性,而艾瑪就是帥氣逼人買了一條大黃瓜,穿著西裝的他拿著一條大黃瓜,我覺得他與大黃瓜都在發光啊啊啊!直到現在我想起那時候的他和那條大黃瓜都會有點呼吸困難。

「鬼怪 隧道 買 蔥」的圖片搜尋結果
那時候的艾瑪就像拿著一把蔥的帥氣孔劉,by網路圖片

後來我每次去那個菜市場都總是感覺浪漫,我也以為我們日後會有很多浪漫買菜的劇情可以演,殊不知原來戀愛時發生的甜蜜故事,是真的都不會重演的。愛情是一開始就直達高峰,接下來就是一路走下坡而已,是說如果真的是爬山的話,這樣順序蠻宜人的啊!

艾瑪會去菜市場買菜,但他不逛菜市場,他腦海中沒有這家菜比較新鮮但那家好像比較便宜那個攤子賣的東西很有意思,他的腦海中存在的就是一條沒有發光的大黃瓜,買完他清單上的東西他就會馬上走人,一刻也不多留。而基本上不逛街的我,卻很喜歡逛菜市場與超市,來比利時之後,剛開始和艾瑪去超市的時候,都還懷抱著挽著心愛的人的手臂一邊看著各式各樣色彩繽紛蔬果的幻想,而幻想這種東西呢破滅了幾次你就會看清楚現實是什麼了,現實就是我心愛的人走進超市的時候就想要出來了,哪能讓我悠哉的挽著他的手臂,更別說是羅曼蒂克了。

艾瑪到底有多討厭去超市呢?如果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去的話,一進超市他就會開始下指令分工,所以我也別想挽著他的手,他從一開始就想跟我分頭走(淚)。如果是他自己一個人去的話,你會看到他扛著一大袋食物回來,延長下次去超市的時間最大值。

但他也有耐著性子陪我去超市的時候,雖然他的耐性也很有限,有一次我們一起去超市,逛了一會,正當我停在麥片區興起想研究一下麥片種類的念頭時,我同時也聽到在我身後的艾瑪深吸了一口氣,我馬上轉頭問他,你不想逛了對不對?你沒耐性了對不對?迅速的離開麥片區往自助結帳的機器前進。就在這樣每次都草草結束逛超市這個回合,我認清了與心愛的人逛超市的這個幻想會持續的永遠的破滅下去。